烟台的那些“网红”|仨农村大姨走红带火乡村旅游

来源:2023-08-27 16:31:16    时间: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用最地道的栖霞方言,演绎最扎心的人生体会。以最质朴真实的乡村为背景,诉说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三位地道的农村大姨,能演出一台怎样的好戏?

在烟台栖霞衣家村,有这样一个网红组合——“三马扎”,她们在抖音短视频平台收获粉丝近10万,点赞数近150万。“我在大姨的视频里开悟了”“还是三位大姨活得通透”“笑着说出生活的无奈,但还是很积极地生活,这碗鸡汤我干了!”……三位大姨的金句频出,让她们迅速走红,收获了很多粉丝。网络人气汇聚的背后,也是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尝试。

农村大姨变身“网红”


(相关资料图)

“你最爱的男人教会你什么?”

“洗衣、做饭、看孩子。你呢?”

“说话、走道、拿筷子。哈哈哈哈……”

在一个十几秒钟的视频里,背景是村里的凉亭、小路、果园、平房顶,三个人一身平常的乡土打扮。一人一句,谈谈人生,聊聊感情,看似拉呱却句句走心、耐人寻味。这份接地气,让她们被网络上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亲切地唤作“大姨”。

“三马扎”的三位大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今年60岁的王桂芹通常是视频里的开篇者,“刚开始拍视频的时候特别不好意思。”回忆最初接触短视频时的情形,王桂芹还历历在目。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她笑称“脸皮变厚了”,现在上镜已经完全不打怵了。

李香菊是三个人中网友公认的“颜值担当”,有网友说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村花”。现实生活中的李香菊57岁,在村里开了一家商店,拍摄短视频让她“原来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有意思了”。

李少华在视频里往往“压轴”出场,最有“分量”的词一般是由她来总结,她的哈哈大笑总是让整个作品充满感染力。“每次一看到最后这位大姨一笑,一天的烦恼都没了。”粉丝这样称赞,而她没想到自己的笑里还藏着这个“魔力”。

背后有盘乡村振兴大棋

正如账号主页介绍的那样,“三马扎”音同胶东地区的野菜“山麻楂”,清热去火,就像作品传递给大家的开心豁达一样。字面上看,又如三个主角大姨搬着马扎在村口唠家常,契合作品的乡村背景。其中的“扎”字又像作品的风格,简短又扎心。

这个名字,是导演李燕飞取的。而这个账号背后,是一盘乡村振兴的大棋。

李燕飞来自山东农圈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负责栖霞市商务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运营管理,也是“三马扎”账号的策划和运营者。“三马扎”创立的初衷便是想通过短视频打造“网红”,制造流量,带动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推动当地发展的同时辐射影响到其他村庄,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0年8月26日“三马扎”账号发布了第一条视频,令众人惊喜的是,第一条视频播放量便超600万,点赞数13.8万,取得了“开门红”。自此以后,大家的干劲更足了,结合网络热门话题进行创作。幸福、离别、自由、孤独、想念、消费、自律、成长……这些话题从三位大姨的口中讲出,总有别样的体会,总能洞悉年轻人的心理,总能引起网友的共鸣。

如今,“三马扎”这个乡村口述类账号粉丝主要以20-30岁的年轻女性为主,保持着一周四更的频率,拍三位大姨、也拍衣家村。“真喜欢这仨大姨,听她们说话总想哭。”很多外地网友也慕名来到衣家村,带动了当地旅游和农家乐发展。

有了粉丝基础和内容沉淀,“三马扎”正在积极探索通过直播售卖村里农产品等相关事宜。“大樱桃和苹果是衣家村的重要产业之一,今年苹果成熟时节,我们就会尝试进行直播带货,让衣家村和附近乡村的农副产品走上全国餐桌。”李燕飞告诉记者,“三马扎”账号会继续生产大家喜欢的内容,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宣传家乡景色和农产品,带动当地乡村振兴。

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摄影报道

责编:伟业

审校:王蕾

关键词:

文章推荐

  •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潘杏琼)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湖湘味·铜官

    中新网 2022-02-07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守望花苞,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  今年春节里,浙江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