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文旅消费向深度沉浸式转变 新职业、新商圈、新产业链应运而生
央视网消息: 着力扩大内需、恢复和扩大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一些千年古都依托自身特点,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让文旅消费从传统观光型向深度沉浸式转变,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近日,总台记者分多路深入北京、南京、西安、洛阳等地进行了采访。今天(7月8日)我们先来看洛阳的情况。
出行平台数据显示,最近3个月,洛阳景区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47%,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163%,游客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到8成。
(相关资料图)
排名前十的热门景区为:龙门石窟、老君山风景区、隋唐洛阳城、中国国花园、国际牡丹园、洛阳老街、洛阳白马寺、鸡冠洞、洛阳博物馆、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穿上汉服去神都‘穿越’”在全网出圈。
暑假游“升温” 龙门石窟景区游人如织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刚才说到的十大热门景区中的龙门石窟,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进入暑假,这里也迎来旅游高峰,日均接待游客2万人左右。
记者 徐倩: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这是白居易来到龙门石窟的时候发出的感慨。在龙门石窟,有大大小小的石刻造像十多万尊,每一尊可以说都是栩栩如生。今天的室外温度已经高达40℃,但是,依然阻挡不了大家来这里游玩的热情。
记者 徐倩: 在龙门石窟,我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点,往年来这里,都是导游来陪大家一起逛龙门石窟、来讲解。今年的导游做了一个服务升级,会穿着这种比较有特色的唐装。
文旅消费转变 新职业应运而生
随着文旅消费从传统观光型向深度沉浸式的转变,文旅产业也从单一的景区转向复合型消费场所。在洛阳,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穿着汉服打卡拍照,其中一些人就嗅到了商机,新职业也随之出现。
晚上六点钟,在洛邑古城,跟拍摄影师宋佳瑞正在给游客拍照,这是他今天的第五名顾客。宋佳瑞说他是这里的新人,虽然是新人,他的薪水却并不低。
宋佳瑞之前是影楼里的摄影师,现在专职在景区拍照。他告诉记者,洛邑古城晚上来的游客更多,为了拍照效果,他还专门购买了灯光、道具等设备。
跟拍摄影师 宋佳瑞: 现在投入了大概有三万块钱,早都回本了,现在就相当于自己当老板,越干越有劲儿。
穿着汉服来打卡古都洛阳成为新玩法,像宋佳瑞这样身兼数职的青年人也越来越多。在洛阳,汉服热不仅带动了彩妆、跟拍等3000多人就业,同时也让景区周边形成新的商圈。洛邑古城门前以前是洛阳有名的汽修一条街,如今也纷纷改头换面,变成了汉服一条街。
目前,洛阳已形成“汉服生产、租赁、造型、拍摄” 的全链条产业,相关店面超过1000家,同比增长375%,“汉服经济圈”日渐成型。就在不久前,洛阳下辖的汝阳县利用现有的服装加工生产线开始生产汉服,预计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套。
关键词:
上一篇:上半年全国机动车达4.26亿辆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
-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
